□趙敏
晨起六點半,鳥兒在窗外枝頭上鳴叫,一瞬間我的心情愉悅起來,如果一天都在這種情緒中做事兒,那一定要哼著曲子唱著歌的。
我隔窗看到一隊穿著火紅舞蹈服的少女們,繞過花壇向林蔭深處走著,身姿輕盈,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。廣場大媽們稱贊:年輕就是好哇,走路是跳的,笑聲似銀鈴,臉跟花兒一樣,跟著陽光走,日子里注滿了情趣。
清晨的鳥叫,真好。窗簾縫隙透進點兒微光時,窗外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像小鬧鐘一樣,不吵人,反有種大自然喊你起床的親切感。鳥叫還帶點“白噪聲”效果,尤其是混合著窗外的風聲,混合著樹葉輕柔的沙沙響聲,比你床頭的鬧鐘聲柔和多了,感覺整個人從睡夢里被輕輕“托”起來,心情會跟著鳥叫變得輕飄飄的。
試著早起去廣場走一圈,廣場被濃郁的綠色包圍著,樹蔭下晨光里聽鳥叫,連空氣都像加了薄荷糖一樣清清爽爽,整個人都被這股子生機激活了。
當年,這片廣場險被一位富豪用重金買走開發(fā)成住宅。這片廣場地處多個小區(qū)中間,居民很多。這些小區(qū)的居民聽到這個消息頭都蒙了,一封封信件、一個個市長熱線向政府反映,呼吁保留這片廣場。
政府評估下來,為了市民的身體健康,采納了他們的意見,拿出別的地皮給了那位富商,留下了這片寶貴的綠地。之后,政府建起了晨露文化廣場,各種健身器材繞廣場置了一圈,還建了籃球場。
一個“晨”字,何等恰切。來廣場晨練包括夜練,成了諸多居民的喜好。
廣場終日熱鬧非凡,即便在大雨中,也會看到一群赤膊的小年輕在籃球場上飛奔搶球,雨水被踏得飛濺起來,又打到他們身上,歡笑聲在雨中一波下去一波又起。
因為就住在廣場旁邊的樓上,早上,我開窗就望見廣場邊上行走著三五個老人。鳥叫了,他們抬頭尋找樹上的聲音,鳥兒一會兒在這里叫,一會兒在那里叫,聲音穿透晨霧中細碎的光影。而那光影直射到他們的身上,他們大聲交談著,打破了四周的安靜。
廣場上的時光走得很慢,有點像周大新《天黑得很慢》小說里的場景,這些老人日復一日安靜地平淡地度過自己的晚年。他們找到了晚年的樂趣,即使還有一些雜事縈繞心頭,他們好像也不再怕人生的天黑了。
聽鳥叫的早晨有歌有曲,聽鳥叫的早晨有花兒有煙塵,聽鳥叫的早晨有樂章有詩文,誰不愛聽鳥叫呢?
你聽,鳥兒銜著友人的詩飛來了:
“清晨,一滴水躍出河面
晶亮一閃,歸于無痕
大河不語,柳枝垂寫著長文
墨色未干!”
(摘自《河南日報》)